前七子和后七子是指 明代中期形成的两个文人集团,他们在文学领域里先后掀起了一场历时长、影响深远的诗文复古运动。
前七子
成员: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活动时间:弘治、正德年间。
文学主张: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体,提倡复古。
影响: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通过模拟古人来振作文风,但也因模拟之气过重而受到批评。
后七子
成员: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活动时间:嘉靖、隆庆年间。
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并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强化和具体化。
影响:后七子在文学复古运动上声势更为浩大,但他们的作品多缺乏新意,被批评为缺乏生活感受和个性。
总结:
前七子和后七子都是明代中期的文学流派,他们主张复古,强调文学要学习秦汉和盛唐,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他们在文学上有不少成就,但也因过于模拟古人而受到一些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