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确定密级
各级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密级包括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
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在确定密级的同时,还需要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保密期限是指国家秘密的保密时间,知悉范围是指有权了解该国家秘密的人员范围。
标识密级
国家秘密事项确定后,应当进行密级标识,以便于管理和保护。密级标识通常包括密级名称和密级代码。
存储和传输安全
国家秘密的存储和传输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国家秘密不被泄露。这包括使用安全的存储介质、加密传输等。
审批和备案
对于不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属于何种密级的事项,应当及时报请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确定和定级,并备案。
解密和公开
国家秘密事项在解密后,如果需要公开,应当依照信息公开程序进行,确保公开的信息不包含敏感内容。
违反保密规定的处罚
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通过以上措施,各机关单位可以有效保护国家秘密,防止泄露,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