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唐代诗人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宋代诗人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唐代诗人白居易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宋代文豪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唐代诗人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宋代诗人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唐代诗人李贺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宋代诗人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宋代诗人王禹偁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清代艺术家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些诗词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竹子的形象和品质,体现了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