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难道不是君子吗?”
《为政》篇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雍也》篇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真是贤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苦,颜回却仍然不改他的乐趣。颜回真是贤啊!”
《公冶长》篇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述而》篇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里仁》篇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宪问》篇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些原文及其翻译展示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强调了学习、思考、诚信和品德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