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孙子兵法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由孙武所著,共有十三篇。以下是《孙子兵法》中《始计篇》的原文及译文: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慎重考察研究。

因此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从而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时,三是战场的地利,四是将领,五是严谨的军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不会惧怕危险。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些条件是:双方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

双方哪一方的法令能够严格执行?哪一方的兵力更强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更严明?

通过这些方面的比较,就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

将领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就一定会胜利,就留他;如果将领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就一定会失败,就离开他。

计谋有利于听从,就立即根据这些计谋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以辅助军事行动。

所谓“势”,就是根据有利条件来制定作战计划,以适应变化多端的情况。

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艺术。所以,能够做到表面上显得弱小,实际上却很强壮;表面上显得没有准备,实际上却已经准备就绪;表面上显得距离遥远,实际上却很近;表面上显得敌人强大,实际上却很容易对付;表面上显得敌人混乱,实际上却很容易捉摸;表面上显得敌人强大,实际上却可以避开;表面上显得敌人愤怒,实际上却可以扰乱他;表面上显得敌人卑下,实际上却可以使他骄傲;表面上显得敌人安逸,实际上却可以使他疲劳;表面上显得敌人亲近,实际上却可以使他离散;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发动突然袭击。

这些战术,是战争取胜的关键,不可事先泄露给敌人。

上一篇上一篇:顺位抵押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