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写作背景如下:
时间背景
《傅雷家书》主要是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成的,这段时间内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通信多达180多封。
人物背景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最终选择闭门译述。
傅聪(1928- ),傅雷的长子,著名钢琴家,当时在国外学习音乐。
朱梅馥,傅雷的妻子,也是一位文学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
事件背景
傅雷在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这一政治事件对其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傅聪的出走英国。
在傅聪出国学习音乐期间,傅雷通过家书的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予儿子智慧和鼓舞。
《傅雷家书》不仅包含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反映了傅雷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体悟。
出版背景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由傅雷、朱梅馥、傅聪及傅敏共同撰写,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间的书信。
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成为畅销书,并多次获奖。
综上所述,《傅雷家书》是在傅雷及其家人经历政治风波和个人挫折的背景下写成的,它不仅是一部充满父爱的教子篇,也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叶中国知识分子生活与情感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