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创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当时白居易年仅十六岁。这首诗是他在准备科举考试时所作的试帖诗,按照科考规矩,题目前必须加上“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据史书记载,白居易在作此诗后不久便赴京参加科考。在到达京城后,他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了著作佐郎顾况,希望得到名家的推许和举荐。顾况看到白居易的诗作后,对其赞赏有加,并预言他前途无量。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既表现了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又体现了其共时之美。后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送别之情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
综上所述,《赋得古原草送别》不仅是一首描绘古原草地的佳作,更是白居易少年时期的重要作品,见证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科举之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