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1946年12月24日-), 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毕业于哈佛大学,中国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计算专家,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教育背景
1967年,获得台湾大学物理学士学位。
1972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博士学位。
1975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1975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助理教授。
1976年,进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助理教授。
1981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担任教授。
198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担任Wiliam and Edna Macaleer工程与应用科学教授。
2000年,获得图灵奖,同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5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2011年,担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2017年,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荣誉与奖项
2000年,获得图灵奖。
2004年,获得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乔治·波利亚奖。
2004年,获得首届克努特奖。
2021年,获得京都奖(尖端技术领域)。
学术贡献
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理论,特别是以复杂性为基础的伪随机数字代、密码学和通讯复杂性。
在数据组织、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通信复杂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计算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而独到的贡献。
创建了多个计算及通信模型,对计算机科学的不同领域,包括安全、隐私、平行运算、大数据处理,以至量子运算等尖端技术,带来深远影响。
其他职务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十大领军人物。
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旷视科技Face++学术委员会首席顾问。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管委会主任。
清华大学量子信息班首席教授。
姚期智教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获得了多项大奖,还在推动清华大学乃至整个中国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