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年-705年),原名武媚娘,唐朝至武周时期的政治家、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她出生于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入后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被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她初为昭仪,后成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至690年10月16日,武则天作为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690年10月16日,武则天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她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在商鞅宫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武则天在位期间,政绩卓越,她打击保守的门阀贵族,促进经济发展,稳定边疆形势,推动文化发展。她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中兴名臣。在文字上,她大胆改革,增减前人笔划,创造了十九个汉字。她的书法尤为出色,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复辟,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武周”,是唐朝到武周时期的重要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