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回答决定了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并影响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解答。
具体来说,哲学基本问题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
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这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是精神还是物质,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这被称为二元论。
精神能不能认识物质的问题:
这个问题核心在于回答人类能否通过思维和意识去认识和理解外部的物质世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不可知论则认为世界是不可被彻底认识的。
恩格斯在1886年写作并发表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提出了这一基本问题,并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不仅是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和评价其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