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玄奘法师简介

玄奘法师(602年-664年),本名陈祎,号三藏法师,被尊称为“唐僧”,是唐代著名的高僧、翻译家和文化交流使者。他出生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13岁出家为僧,21岁受具足戒。玄奘法师是一位卓越的佛法译师、学者和文化交流使者,他的生平事迹、译经事业、著作与贡献以及后世影响都彰显了他的伟大和卓越。

早年经历与西行求法

玄奘法师自幼聪颖过人,13岁便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随着对佛学的深入研究,他发现国内流传的经典存在诸多谬误和缺失,这让他深感忧虑。为了寻求真正的佛法,他立志前往印度取经。贞观三年(629年),他趁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之机,从长安出发,历经千险,抵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那烂陀寺。在那里,师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等论典,并获得极高声誉。五年后,他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成为那烂陀寺的“十大德”之一。

归国译经与贡献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他带回大小乘佛法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等。归国后,他受到唐太宗的召见,并住于长安弘福寺和大慈恩寺,从事译经事业。他共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335万字,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

玄奘法师的译经工作非常严谨,他注重原文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他的译本不仅忠实于原文,而且语言优美,易于理解。这些译本成为了后世研究佛教的重要资料,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传承与影响

玄奘法师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智慧与勇气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了后人敬仰的楷模。他的故事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被传诵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戏剧中,如《西游记》。玄奘法师的精神传承至今,他的奉献精神和学术成就为后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上一篇上一篇:spf和pa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