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法律责任,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基本规定,如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食品储存与运输、食品留样等方面的要求。
介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食品检测检验等方面。
讲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用量。
食品安全管理知识
食品原料采购与验收:介绍食品原料采购的原则、渠道选择、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强调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制度的执行。
食品加工制作规范:详细讲解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操作规范、时间温度控制等,如食材清洗、切配、烹饪、盛装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食品储存与运输:讲解食品储存的环境条件、温度控制、分类存放等要求,以及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措施。
食品留样与记录:强调食品留样的目的、方法、数量和保存期限,以及食品安全记录的重要性,包括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加工制作记录、餐具消毒记录等。
食品安全操作技能
个人卫生与防护: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穿戴工作服帽、佩戴口罩和手套等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食品加工工具与设备的使用:介绍食品加工工具与设备的清洁、消毒、保养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和防止交叉污染的技巧。
食品中毒预防与处理:讲解常见的食品中毒类型、症状、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流程,强调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置的重要性。
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具体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部分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等)及其高发季节。
人感染寄生虫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如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食品加热不彻底。
生物毒素的危害及常见的有毒食品,如发芽马铃薯、青番茄、苦杏仁等。
能污染食品的物质,如有机磷农药、蔬菜、瘦肉精等。
餐饮服务监督管理
介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强调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的操作规范。
讲解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其他相关事项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卫生要求,包括定期进行预防性身体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等。
强调食品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养成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等。
通过这些培训内容,从业人员可以全面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