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程门立雪:

北宋时,杨时和游酢两人一起去向老师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休息,他们不忍打扰,静静等待老师醒来。屋外下大雪,等程颐一觉醒来,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而“程门立雪”也成为尊敬师长的典范。

苏武牧羊:

西汉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想招降苏武,多次威胁利诱,苏武拄着代表汉朝的符节,一刻不离身,岁月流逝,节竿上缀的三层牦牛尾都落尽了。他也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国家。

管鲍之交:

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

七岁之师: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

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狄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季布一诺:

季布平生不负人托,黄金百斤不及一诺。在河东地方做太守官的时候,在窦长君那儿说着曹邱生的坏话,曹邱生就去求见季布,说道:“楚地方的俗语说,得到了一百斤的黄金,不如得了季布的一声应诺。你怎么能够在梁楚地方,得到这种名声呢?况且我是一个楚人,你也是一个楚人,为什么要这样地拒绝我得很呵。”季布听了非常欢喜,就把很丰厚的物品,送给曹邱生。从此以后,季布的名望,愈加大了。

王祥刻冰:

晋朝时候,有个大大有名的孝子,姓王名叫祥,早已没有了亲生的母亲。他的后母朱氏,原来不喜欢他的,并且常常到他的父亲面前,絮絮聒聒,造了几句歹话,去说王祥的不好,王祥却是奉命愈加谨慎了。他的后母很喜欢吃着新鲜的鱼,但是那时候天气很冷,河水都冻成坚硬的冰了,怎么可以得到鱼呢?王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雀数十,飞入祥幕。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廉洁奉公等,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美德。

上一篇上一篇: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