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党员基本情况管理
党组织应准确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党员情况登记册(卡),并指定专人保管,确保不遗失。
对调出的党员要及时注明,对调入的和新发展的党员要及时登记,并按规定办理接转党员组织关系。
思想工作汇报与检查
党员应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支部应定期听取党员汇报,检查党员的学习、思想及完成支部交办的任务情况。
党组织应及时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组织生活会制度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给予批评教育。
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按时参加所在支部和党小组的活动,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必须向支部和党小组请假。
日常管理制度
组织生活制度:所有党员都必须坚持按期召开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以支部为单位定期组织党员集中上党课。
思想汇报制度:所有党员必须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召开党员思想交流汇报会。
党员行为制度:以支部为单位,定期公示每个党员的政治身份、组织行为、工作行为、日常行为和交纳党费等其它有关情况,加强对党员的党内外监督。
结转关系制度:严格遵守党员规范,定期缴纳党费,及时结转组织关系。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学习、外出务工经商、离退休以及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组织关系结转手续。
外出流动党员管理
党员因各种理由要求外出流动的,应在外出流动前向村党组织提出申请,经同意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流动。
党组织支持人才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对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或自谋职业、带头创业的党员,如本人提出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总支支持其合理流动。
党总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记载清楚流动党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党时间和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等,实行有效管理。
流动党员要自觉与党总支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本人的思想和打工情况,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学习制度
党支部学习制度:党支部书记应在了解、协调好支部成员工作时间的基础上,结合每月支部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并安排好学习地点。集中学习有支部委员统筹负责,具体的组织者可以由党员轮值。
党员责任落实制度:根据每位党员的特点组织党员不同单位、不同工作岗位、实际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范围,把需要党员承担和应完成的工作任务、社会工作以及党支部分配的各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党员责任并落实到每个党员。
奖惩激励机制
对学习态度认真的党员同志,支部将定期通报支部综合党委予以表彰。
对遵纪守法并能对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党员,予以奖励;对外出不向党组织报告、长期不转移组织关系、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应按照党章和民主评议党员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必要的组织处置。
监督与整顿
严格党员的组织生活,加强监督和整顿纪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彰优秀党员,清除党内腐败分子,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这些制度旨在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监督,确保党员能够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