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揭示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撰写文献综述的一般步骤和结构:
摘要
摘要应简洁明了,字数通常不超过200字。
摘要应概括文献综述的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
摘要后应附上3-5个关键词。
引言
引言应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创新点等。
引言应激发读者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文献综述的范围和目的。
主题
主题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可以按年代顺序、问题或观点进行组织。
需要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
主题部分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和问题评述。
应注意引用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的文献。
总结
总结部分应简要概括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研究趋势和价值。
总结应突出已有研究的基础和尚存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数量通常在30条以内,以最新文献为主。
参考文献应格式规范,便于读者查找和验证。
示例结构
标题
文献综述标题通常在论文题目后加上“文献综述”字样。
提要或前言
简要介绍研究意义、主要问题、理论依据和资料来源。
正文
历史背景与现状:介绍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研究状况。
主要观点与争议:梳理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描述文献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存在问题与不足: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和不足。
总结
概括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写作建议
阅读广泛:在撰写文献综述前,应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确保资料全面且准确。
分析深入: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
逻辑清晰:确保文献综述的结构清晰,逻辑连贯,便于读者理解。
引用规范:严格遵守学术引用规范,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结构,可以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