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以下山脉和等降水量线划分: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是一条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界线,将我国分为季风区(位于东部和南部)和非季风区(位于西部和北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条线大致与上述山脉重合,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也是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
其他气候和地形界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月0℃等温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
3000米等高线: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
这条分界线不仅划分了气候类型,也影响了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