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的是: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一旦公共物品被提供,任何人都无法被排除在外,他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该物品,而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
不影响他人使用:
增加一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例如,一个人享受公园里的绿地并不会影响其他人享受同一片绿地。
技术上的不可行性:
在技术上,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通常是不可行的,或者即使技术上可行,成本也会非常高。
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与非竞争性一起,决定了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方式。由于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容易出现“免费搭车”现象,即人们可能不愿意为公共物品支付费用,却仍然享受其带来的好处。这导致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往往不足,通常需要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介入以提供足够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