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造和伪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不同
伪造:指无中生有,制作不存在的事物,或者假冒他人名义制造物品。
变造:指在真实存在的事物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擅自修改或变更事物的某些部分。
基础不同
伪造:基于不存在的事物,如伪造货币或伪造文书。
变造:基于已经存在且失去效力的事物,如变造票据或变造货币。
法律效力不同
伪造:伪造的物品或文书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即使持票人是善意的,被伪造人和伪造人也不承担票据义务。
变造:变造后的物品或文书在变造后仍然能见到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变造人具有故意。
法律后果不同
伪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伪造行为可能构成伪造货币罪、伪造文书罪等,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刑罚。
变造:变造行为可能构成变造货币罪、变造文书罪等,同样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刑罚。
社会危害性不同
伪造:通常涉及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为伪造的物品或文书完全虚假,容易对他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法律风险。
变造:虽然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通常不如伪造行为严重,因为变造是在已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
行为方式不同
伪造:可能包括完全制造不存在的事物,或者假冒他人名义制造物品。
变造:通常涉及对已有事物的部分修改,如涂改、拼接、挖补等。
总结来说,伪造是制造不存在的事物,而变造是在真实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在法律上,伪造的物品或文书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而变造的物品或文书在变造后仍然能见到原事物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