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中国关于侵权责任的一部专门法律,它规定了当个人或法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时,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以下是该法律的一些核心要点:
保护对象 :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
责任承担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法律推定其有过错,应当承担责任。
法律还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行为人没有过错,如果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责任,也应依照规定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或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赔偿方式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侵害他人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其他规定
如果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如果被侵权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旨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