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嘴白鹭特别像的鸟?
牛背鹭(学名: Bubulcus ibis )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头和颈橙黄色,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和其余体羽白色。 中国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数为留鸟,长江以北多为夏候鸟。每年4月初到4月中旬迁到北方繁殖地,9月末10月初迁离繁殖地到南方越冬地。 大小量度:体重325-440g;体长467-549mm;嘴峰55-60mm;翅232-268mm;尾78-93mm;跗蹠80-95mm。 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上或竹林上,常成群营群巢,也常与白鹭和夜鹭在一起营巢。巢由枯枝构成,内垫有少许干草。直径30-50cm,高12cm。每窝产卵4-9枚,多为5-7枚,卵浅蓝色、光滑无斑,大小为40-50mm×33-35mm,平均47mm×34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1-24天。 牛背鹭和水牛之间互利共生的情况,非常有趣。牛背鹭栖息在水牛背上,可以捕食牛背上的寄生虫,和因水牛走动而被惊扰飞出来的小虫;而水牛一方面靠牛背鹭赶走身上的蝇虫,另一方面牛背鹭为水牛担任警卫任务。 通常一头水牛背上停留一只牛背鹭,最多是两只,一只在左,一只在右,若是有第三只牛背鹭想来凑一角时,前两只会联手将它赶走。在春耕时最喜欢跟在农夫旁,捕食被耕耘机赶出的生物、昆虫、蛙类等。
黄嘴白鹭几级保护动物?
黄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黄嘴白鹭栖息于海岸峭壁树丛、潮间带、盐田以及内陆的树林、河岸、稻田,以鱼、虾和蛙等为食,有结群营巢、修建旧巢和与池鹭、夜鹭、牛背鹭混群共域繁殖的习性。 主要繁殖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韩国和中国的东部地区,越冬地主要在菲律宾、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和越南等地。 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21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黄嘴白鹭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享有最高级别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一级保护动物是指受到国家特殊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黄嘴白鹭是一种稀有的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由于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和非法捕猎等因素的影响,黄嘴白鹭的数量急剧减少,因此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以保护其生存和繁衍。 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监测和执法,以确保黄嘴白鹭的生存环境和种群稳定。
是一级保护动物鹭是黄嘴白鹭。 黄嘴白鹭也叫白老、唐白鹭,珍稀水禽,中型涉禽。体长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雌雄羽色相似,通体白色。嘴、颈、脚均长。夏季嘴橙黄色,眼先蓝色,脚黑色,头顶至枕部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丛状羽冠;背部、两户生有蓑状长羽,向后延伸超出尾端,前颈基部的蓑羽垂至下胸。趾有四个,黄色,三前一后;前后趾位于同一平面上,前趾基部有蹼相连。冬季嘴暗褐色,下嘴基部黄色,眼先黄绿色,脚亦黄绿色,背、肩和前颈无蓑状长羽。虹膜黄色,爪黑色
黄嘴白鹭的长喙有多少厘米?
白鹭的品种有很多,不同品种的喙长度不一样。比如黄嘴白鹭的喙在7-8厘米左右,小白鹭的只有4-5厘米。 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多为夏候鸟,秋季迁到长江以南越冬,春季于3月中下旬迁到北部繁殖地。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不迁徙,为留鸟,校园常见。 常飞至离栖息地数里至数十里的水域岸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亦守候在一定地方等待食物和跟随牛群活动或在附近草地上觅食,偶尔也见栖息于牛背上和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虫。 扩展资料: 通常结群营巢于高大的树上,甚至有多达200多对的白鹭和150对夜鹭同时在一棵大的黄桷树上营巢。 巢距地高15-20米。营巢由雌雄鸟共同进行,雌鸟留在巢边,雄鸟外出觅找巢材,运回后交雌鸟筑巢,有时亦就近强占同一树上的喜鹊巢,将巢折掉来营建自己的巢。 性群栖,觅食时,常脚探入水中搅动后捕食惊吓中之鱼。繁殖前期有飞向较远的湖泊、河川觅食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