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鉴定是一种专门技术,用于通过分析比较检材笔迹与供鉴定人的样本笔迹,确定两者是否由同一人书写习惯体系的反映。以下是笔迹鉴定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笔迹鉴定的基本步骤:
提出申请:
由一方当事人在举证期前向法院提起申请,并提供鉴定的检材及对比样本。
质证样本:
双方当事人对提供的样本进行质证,确定用于鉴定的样本。
选定鉴定机构:
双方协商选定或通过摇号等方式选定鉴定机构。
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接收检材后,凭借专业技术依法做出鉴定意见。
重新鉴定:
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笔迹鉴定的方法:
分别检验:发现与确定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各自的特征,包括真实程度、书写动作规律性等。
比较检验:确定检材笔迹和样本笔迹之间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为综合评断提供依据。
综合判断:对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的价值进行科学分析,确定两者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总和及其性质,并做出鉴定结论。
笔迹鉴定的要点:
了解案件情况:明确鉴定要求和案件背景。
查验笔迹物证:分析判断笔迹是否正常,有无伪装或变化。
选择特征:选择能反映书写人书写习惯的稳定和特殊意义的特征。
特征比较:对检材和样本中找出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符合点和差异点。
评断形成原因:对符合点和差异点的形成原因进行综合评断。
鉴定意见:做出鉴定意见并制作鉴定书。
笔迹鉴定的应用:
笔迹鉴定在司法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证实文件的真伪、进行人身同一认定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的笔迹鉴别系统也被开发出来,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注意事项:
笔迹鉴定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标准。
鉴定结果应当具有法律效力,并能为司法或行政决策提供支持。
笔迹鉴定的结论应当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书写习惯的稳定性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