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如下:
面积小,资源数量少
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面积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19亿公顷,人均面积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
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幅员辽阔,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东北、西南地区和东南、华南丘陵山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8~38%;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为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极少,仅为1.4%。
人工林面积大
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
森林类型多样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热带雨林等。树种共达8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经济价值高、材质优良的就有1000多种。
经济林和防护林比重低
中国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用材林面积的比重占73.2%,经济林占10.2%,防护林占9.1%,薪炭林占3.4%,竹林占2.9%,特殊用途林占1.2%。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的比重低,不能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
林地生产力水平低
中国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发达国家林地利用率多在80%以上,中国仅为42.2%;世界平均每公顷蓄积110立方米,中国为90立方米;每公顷年生长量,发达国家均在3立方米以上,中国仅为2.4立方米。
宜林地多,造林潜力大
中国东南半部气候湿润温暖,造林潜力大。2022年,中国森林面积达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攀升至24.02%。
碳储量大
目前,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平均每年可增加森林碳储量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7到8亿吨,占全国陆地碳汇总量的80%以上。
综上所述,中国森林资源虽然总量较小,但通过人工造林和森林保护,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均有所增加,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和碳汇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未来,中国仍需继续加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以满足国计民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