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即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争议性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既有显著的成就,也有严重的失误。下面是对他功与过的简要评价:
功
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对交通运输和农田灌溉都有积极意义。
推行科举制:
他首次创立了科举制度,为中央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渠道,打破了士族阶层的垄断,为后世提供了招贤纳士的经验。
重视经济发展:
他重视经济发展,重开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中央集权:
隋炀帝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官制,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对外扩张:
他扩充疆域,在青海、新疆设置郡县,并在海南岛设郡,为后世繁荣打下基础。
过
穷兵黩武:
连年用兵,劳役频繁,导致饥荒严重,国库空虚,尤其是三征高丽,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奢侈浪费:
他恣意行乐,广建宫殿,不体恤民力,提前收取赋税,导致怨声载道。
政治斗争:
他通过权谋手段获得皇位,并在位期间进行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滥用民力:
在营建东都洛阳和开挖大运河的过程中,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顾百姓疾苦,国力不足以支撑其雄心壮志。
总结
隋炀帝的统治对隋朝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功绩如开通大运河和推行科举制,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他的过度消耗国力、奢侈浪费和政治斗争等过失,也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因此,他的统治可以被视为“弊在当代,利在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