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的认定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这是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的唯一标准。所谓“单位账簿”指的是本单位的会计账簿。
虚列支出转出资金:
通过虚假支出手段将资金转出并设立“小金库”。
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
为违规收费、罚款、摊派等目的设立“小金库”。
资产处置、出租收入:
利用资产处置、租赁收入设立“小金库”。
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
以这些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账簿核算:
营业收入不列入规定的账目和账簿,设立“小金库”。
利用虚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
通过虚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或通过其他账户转移资金:
通过这种方式设立“小金库”。
私吞公款: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
未进村账管理:
村集体经济组织违反规定,未将行政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等进村账管理,而私自设置内账。
总结:
认定“小金库”的关键在于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其他常见手段包括虚列支出、违规收费、资产处置、虚假发票等。对于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还可能涉及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