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正式名称为金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历史可以概括如下:
金朝简介
建立时间:1115年
结束时间:1234年
国祚:119年
首都变迁: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 中都(今北京) → 汴京(今河南开封)
创始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名完颜旻)
民族:女真族为主,还包括汉族、契丹族、渤海族等
皇帝数量:共传10帝
历史发展
金朝起初是作为辽朝的附属部落而存在,但逐渐因不满辽朝的压迫而反抗。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1114年起兵反辽,并在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金朝在灭辽后,与北宋成为敌对关系,并在1125年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金朝在其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包括东北、华北、关中、中原和黄淮地区,甚至扩展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金朝在政治上由初期的贵族合议制度(勃极烈制度)逐渐转向汉法制度,军事上实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经济上继承了宋朝的许多制度,文化上也逐渐汉化。
灭亡
金朝晚期,由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以及外受蒙古大蒙古国的南侵,国力逐渐衰弱。最终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金朝于1234年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覆亡。
金朝在其存在期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化方面,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金朝的陶瓷业与炼铁业也非常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