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的例子包括:
杨震暮夜却金
东汉时期,荆州刺史杨震举荐王密为昌邑令。王密为报杨震知遇之恩,在夜深人静时送十斤黄金表示感谢。杨震拒绝接受,并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这体现了杨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坚守道德原则,不贪图小利。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正当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时,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他回答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这表明许衡始终坚守着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
叶存仁赋诗拒礼
清代有个名叫叶存仁的官员,从政30余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有次在离任升迁之际,僚属们派船为他送行,并送来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叶存仁见状将礼品原封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这体现了叶存仁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严于律己,拒绝接受不义之财。
王顺友一个人的邮路
王顺友是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也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的秘诀就在于对待邮件“一不能贪,二不能丢,三不能脏,四不能慢”,无论遭遇什么困难,他都能把邮件安全送达。这体现了王顺友在极端孤独和恶劣环境下,仍坚守职责,严于律己。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在不同环境下,人们如何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守道德原则,严于律己,做到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