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查账征收和定额核定征收两种方式。
查账征收
查账征收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收入总额:
计算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减除成本费用:
从收入总额中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
减除免税额度:
根据相关规定减去起征点或允许的税前扣除。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上述扣除后的余额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用税率计算税额:
将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税率。
减除速算扣除数:
根据税率表中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进行减除。
得出应纳税额:
最终结果为个体户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定额核定征收
定额核定征收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核定收入总额:
核定收入总额为不含增值税收入额。
应用核定征收率:
根据行业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核定收入总额×核定征收率。
减除速算扣除数:
根据税率表中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进行减除。
具体税率和扣除标准
查账征收:
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体业主的工资不作为成本、费用扣除,但可以扣除生计费用每年42000元。
定额核定征收:
月营业额在2万元以下的部分不纳税;2万-5万元的部分按照0.6%的税率征税;5万-10万元的部分按照1%的税率征税。其他部分的税率根据具体行业应税所得率确定。
建议
查账征收:适用于账务健全的个体户,可以准确计算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定额核定征收:适用于账务不健全的个体户,可以简化计算流程,但税率和扣除标准需参照行业规定。
根据个体户的具体情况和选择,可以选择合适的征收方式,并按照相关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