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大克鼎,上海镇馆之宝大克鼎出土之地?

上海镇馆之宝大克鼎出土之地?

大克鼎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窖藏,同出土的有小克鼎、钟等器。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历见著录、举世闻名的国宝。此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器壁厚实,形制雄伟。口沿下饰三组变形兽面纹,间以六道短棱脊,腹部饰宽大波曲纹,婉转流畅。周初以来的传统纹饰至此已完全变形,进入纹样转变新时期,出色地融合了当时图案及雕塑艺术的成就。

大克鼎清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任村,当时出土的另有7件克鼎,形制与纹饰都和大克鼎相同,只是体积小得多,同为西周一个名叫“克”的贵族,堪与毛公鼎、散氏盘和虢季子盘相媲美。饪食器。它是奴隶主贵族用以“别上下、明贵贱”的重要青铜礼器,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说明它是权力的象征。

大克鼎铭文?

大克鼎(Big Grams Tripod)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 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大和鼎朝代?

西周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西周中期青铜器,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西周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立耳,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中又饰小兽面纹,并有觚棱凸棱,整个造型庄严厚重。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笔势圆润。铭文内容则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

大克鼎和大盂鼎为什么成为国宝?

大克鼎和大盂鼎成为国宝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历史时期非常重要的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大克鼎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大盂鼎则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被誉为“江南三大名鼎”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大克鼎和大盂鼎被评定为国宝,并在国家博物馆中展示,以供人们参观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最大的三脚大鼎?

上海市的上海博物馆陈列着两个西周时代的大鼎,一个叫“大盂鼎”,一个叫“大克鼎”。它们分贮在两个大玻璃橱内,是我国最大的三足大鼎。 古代的鼎,多数是纯铜和锡的合金,纯铜约占五分之四,所以叫做青铜。我们的青铜器已经有三干三百年的长久历史了。远在殷朝最后的几个王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造出很精美的青铜器了。不过根据历代出土的青铜器看来我们知道铜鼎之制,盛于殷、周,到汉朝就渐渐不兴了。 大盂鼎和大克鼎从前是清朝光绪年间工部尚书潘祖荫的家藏之物。一九五一年十月九日,由潘氏的孙子潘达于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博物馆成立后,才移去陈列的。 潘氏收藏这两大鼎,至一九五一年止,已七十多年(大盂鼎是一百年前在陕西鄙县礼村的沟岸中出土,通高三市尺零二分,重三百零七市斤。

三脚大鼎即圆鼎,中国最高、最大圆鼎是淳化大鼎,平囗方唇、两耳三脚,西周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9年出土于陕西淳化县。该鼎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千克,为已知的西周铜鼎中最大最重的圆鼎。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大克鼎与司母戊鼎的对比?

司母戊方鼎又称商后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的作品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西周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整个造型庄严厚重。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笔势圆润。铭文内容则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

大克鼎是一个刻有金文的圆盘鼎,而司母戊鼎是一个方形的重达800多公斤的大型斯,其规格级别大克鼎远不如司母戊鼎。

上一篇上一篇:和乐蟹,梭子蟹图片与和乐蟹的区别?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