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句:
《老子》: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论语·季氏》: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史记·项羽本纪》:
“不然,籍何以至此?”
《叶公好龙》: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余是以记之。”
《论语》: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勾践灭吴》: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岳阳楼记》: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左传·齐桓公伐楚》: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孟子》:
“许子奚为不自织?”
《归去来兮辞》: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这些例句中,介词“以”的宾语被前置,形成了倒置的语法结构。这种宾语前置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主要出现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且宾语多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这种语法现象已经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