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是指 因不适当储存、利用、处理和排放固体废物,从而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
土壤污染: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以通过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作用渗入土壤,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
水体污染:
固体废物未经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将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使水面缩小,其有害成分的危害将是更大的。此外,固体废物在微生物的分解下,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中的干物质或轻质随风飘扬,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较为流行的方式,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固体废物的来源广泛,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这些废物如果未经无害化处理便随意堆放,将会侵占土地,破坏景观,并通过各种途径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最终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固体废物进行收集、利用和处理,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