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孝道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体现。以下是《孝经》的部分原文内容:
开宗明义章第一
```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天子章第二
```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
诸侯章第三
```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
卿大夫章第四
```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
士章第五
```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
庶人章第六
```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
以上是《孝经》中部分章节的原文,每一段都阐述了孝道的不同方面和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实践。孝经强调孝是个人品德的根基,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个人成就和名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