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是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创立了吕克昂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领域包括了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等多个学科。他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贡献包括:
逻辑学: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并撰写了《工具论》等逻辑学著作。
形而上学:
他的《形而上学》探讨了存在的本质和原因。
自然科学:
在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伦理学:
提出了德性论,认为幸福在于追求德性。
政治学:
撰写了《政治学》,探讨了政治制度的理想形式。
修辞学:
他的《修辞学》是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之作。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他的著作在中世纪被译成多种语言,并引发了多次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和“古代的黑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