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的由来有多种传说和解释,以下是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
天将降魔说
传说玉皇大帝的五员大将奉玉帝之命下凡降妖除魔,他们分别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五座山镇住了水怪、风魔、火妖和地兽等妖怪,守护了人间。这五座山后来就被称为五岳。
盘古化身说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身体各部分化为天地万物,其中头部变成了东岳泰山,腹部化作中岳嵩山,右臂化作南岳衡山,左臂化作北岳恒山,双足化作西岳华山,由此形成了五岳。
争夺草药说
远古时代,天地间有五座巨大的神山,分别位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中岳山上生长着一种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神奇草药,五座神山上的神仙们为争夺草药展开激烈战斗,最终中岳山上的一位神仙获胜,将中岳山命名为嵩山,并把其他四座神山分别命名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五行思想与山神崇拜
“五岳”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五岳中“岳”的意思是高峻的山。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
帝王巡猎封禅的传统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相结合的产物,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并且有“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之说。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五岳的由来主要与盘古开天辟地、天将降魔、神仙争夺草药以及五行思想和帝王封禅等传说有关。这些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反映了他们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