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反刍过程是一种独特的消化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逆呕:
食物自胃返回口腔的过程。当牛休息时,食物会从瘤胃返回到口腔,这一过程称为逆呕。在逆呕过程中,网胃会出现一次额外收缩,使部分胃内食团上升到贲门,贲门扩张,伴随吸气,胸内负压加大,食管内压下降,胃内容物被推向食管,食道的逆蠕动使食团以大约1m/s的速度返回口腔。
再咀嚼:
逆呕回到口腔的食团在舌和颊部的挤压下,水和小颗粒物质被挤出并被吞咽。留于口腔的食团开始再次咀嚼。再咀嚼的持续时间取决于饲料的性状和粗糙程度,难以消化的饲料需要更长时间咀嚼。
再混合唾液:
在再咀嚼的过程中,食团会混入唾液,这有助于进一步软化食物,便于后续的消化过程。
再吞咽:
经过再咀嚼和唾液混合的食团最终被重新吞咽,并返回到瘤胃内。这些食团在瘤胃中经过浸泡和软化后,会再次进入网胃和瓣胃,最终进入皱胃和肠道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反刍不仅能使食物变细、变软,加快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还能排出消化过程中瘤胃产生的气体,减少瘤胃膨胀的风险。此外,反刍过程中唾液的混入有助于纤维素的发酵分解,提高牛的消化效率。
正常情况下,牛每天会进行6~10次反刍,每次持续40~50分钟。犊牛在出生后21天开始反刍,幼畜每天反刍约15~16次。肉牛在采食粗硬的秸秆或冬季枯黄的牧草时,咀嚼次数会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