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三味书屋:
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学习,攻读诗书近五年,他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这张桌子现在仍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刻“早”字励志:
鲁迅十三岁时,因家庭贫困经常迟到,被老师责骂。第二天,他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并暗暗发誓要早起,不再迟到。
鲁迅与特务:
鲁迅在上海街头被特务盯梢,他故意将特务当成乞丐,递过一块银元说:“买饭吃吧。”。
鲁迅演讲轶事:
鲁迅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一次,他在北师大演讲题目为《文学与武力》,幽默地回应了攻击他的文章,引得全场大笑。
鲁迅爱护书籍:
鲁迅自幼爱书如宝,他购置的书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且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里面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与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在上海写作时,常被外面的猫叫声打断思路,他会拿起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猫发射。
鲁迅与猪搏斗:
鲁迅在厦门教书时,因看到猪在吃相思树的叶子,便与猪搏斗,最终战败。
鲁迅与理发师:
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去理发店理发,因衣着朴素被理发师敷衍对待,他却给了一大把钱。下次再去,理发师精心服务,鲁迅却只付了正常价格,称“你上次马马虎虎给我理发,我就马马虎虎给钱,这次你认认真真剪,我也认认真真付”。
鲁迅与儿子:
鲁迅是个“儿子奴”,但也不允许儿子抢他最爱的零食。有次周海婴问能否吃他的沙琪玛,鲁迅称按理可以,但自己只有一块,随后放入自己口中。
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与许广平恋爱时自称“小白象”,儿子出生后称其为“小红象”,还编了“小红,小象,小红象……”的催眠曲。
这些小故事不仅展示了鲁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还反映了他对文学和思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