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 其经费来源中,一部分由自身收入承担,另一部分由国家财政拨款补助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的经常性收入虽然稳定但不足以完全覆盖其经常性支出,因此需要国家预算拨款来弥补差额。
具体来说,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特点如下:
经费来源:
这类单位的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单位自身通过市场运作等方式获得的收入,另一部分是财政拨款。
财政补贴:
虽然单位有部分收入,但财政补贴只覆盖其支出的一部分,不足的部分仍需单位自行承担。
公益性质: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通常承担一定的公益服务职责,但不像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那样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
管理方式:
差额拨款单位需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常见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包括公立医院、检测机构、大学等。这些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维持运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