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配料
正极配料:将活性物、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并进行烘烤干燥。
负极配料:将石墨、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并进行烘烤干燥。
制浆
正极浆料:将正极材料混合后加入溶剂搅拌成浆状。
负极浆料:将负极材料混合后加入溶剂搅拌成浆状。
涂布
将制备好的浆料均匀涂覆在金属箔(铝箔或铜箔)上,并烘干溶剂。
碾压
对涂布后的极片进行压实,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分切
将较宽的整卷极片连续纵切成若干所需宽度的窄片。
制片
包括对分切后的极片焊接极耳、贴保护胶纸或使用激光切割成型极耳等。
卷绕
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按照一定顺序卷绕成电芯。
入壳
将卷绕好的电芯放入电池壳体中。
烘烤
对电芯进行烘烤,以去除水分和挥发性物质。
注液
向电芯中注入电解液。
封口
将电池壳体封闭,完成电池的初步组装。
化成
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激活电池内部活性物质。
分容
对化成后的电池进行容量和其他电性能参数的测试,并进行分级。
检测
对电池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OCV测量、常温储存、分容等,确保电池性能和质量。
包装储存
将检测合格的电池进行包装,并进行干燥储存。
锂电池的生产过程对设备精度、环境控制、材料选择等方面要求非常高,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性能。不同形态的锂电池(如圆形、方形、软包电池)在生产流程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划分为前段工序(极片制造)、中段工序(电芯合成)、后段工序(化成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