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翻译:

欧阳修字永叔,是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郑氏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导他读书。因家境贫寒,以至于只能用芦苇在地上练习写字。欧阳修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成年后,更是才华横溢,享有很高的声誉。宋朝建国已有百年,但文章风格仍旧沿袭五代的遗风,士人们大多墨守成规,文章缺乏深度和力度。苏舜元等人曾有意创新古文,推广新的文风,但因才力不足未能成功。欧阳修在随州时,从废弃的书箱中发现了韩愈的遗作,读后非常仰慕,刻苦钻研,立志要追上韩愈的水平。后来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西京推官。在京城,他结识了尹洙,一起研究古文,讨论时事,互相为师友;与梅尧臣交往,共同创作诗歌,因而以文章名扬天下。他进入朝廷,担任馆阁校勘。

---

以上是根据《宋史·欧阳修传》的原文和翻译。

上一篇上一篇:圆房要做什么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