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索书号的构成及含义

索书号,也称为图书索取号或排架分类号,是图书馆赋予每一种馆藏图书的唯一标识符。它由特定的部分构成,并带有明确的意义,用于方便读者查找和管理图书。

索书号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分类号

分类号是根据图书的学科主题所采用的分类号码,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分类法,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类号的作用是将图书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区分,使得同一学科内的图书能够集中排列在书架上,从而方便读者查找。

种次号 (或称为书次号):

种次号是指具有相同分类号的图书的流水次序号,通常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种次号的作用是在同一学科分类下,对图书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排序,确保每种图书都能准确地定位在书架上的特定位置。

著者号

著者号是按照图书作者姓名所编排的号码,有时也可以采用图书进入馆藏时间的先后顺序号码。

著者号的作用是将同一作者所著的同一学科主题的图书集中在一起,便于读者查找特定作者的著作。

馆藏地点(可选):

馆藏地点表示该书所在的馆藏地点,如教育科学图书馆、文学与历史学院图书馆等。

这一信息有助于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快速定位到特定图书馆的特定藏书区域。

卷册号(可选):

卷册号表示图书的卷册信息,如版次、册数等。

这一信息有助于图书馆对图书进行更细致的管理和排架。

索书号的结构和含义因图书馆和图书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分类号和种次号(或著者号)。通过这种编码系统,图书馆能够高效地管理和检索其藏书,读者也能根据索书号快速找到所需的图书。

上一篇上一篇:国防动员部组织机构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