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5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已超过3000万,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5000万。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迅猛。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77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34.9%。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老龄化程度加深:
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2.1676亿人,占总人口的15.4%,老年抚养比为22.5%。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第三年,并正在加速行进。
地区差异显著:
在老龄化地图上,辽宁全省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21%以上),中度老龄化省份已有18个,轻度老龄化省份有11个,尚未老龄化的省份仅有西藏。
老龄化速度加快:
中国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只用了21年的时间,而日本用了24年、德国用了40年、法国用了126年。
高龄化趋势明显:
预计2050年左右高龄老人(80岁及以上)占比将超过10%。2023年中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近40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约2.8%。
未富先老问题突出:
中国在人均GDP较低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当时人均GDP约959美元,而日本、韩国在老龄化水平达到7%的时候,人均GDP分别为1685美元、12257美元。
人口红利消逝: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会抚养比上升,养老负担加重,社保压力上升,政府债务加重,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
养老负担加重:
2020年老年抚养比19.7%,预计2050年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
老年人口规模庞大:
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预计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
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是严峻的,不仅老龄化程度深,而且速度迅速,地区差异大,未富先老问题突出。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大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应对老年人口增加带来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