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这里为您列举几个著名的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
管鲍之交 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好友。管仲家境贫寒,而鲍叔牙家境相对较好。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共同投资做生意,管仲拿的比鲍叔牙多,但鲍叔牙并不介意。后来,管仲被齐桓公任命为首相,位高于鲍叔牙,但鲍叔牙仍然推荐管仲,认为他比自己更适合担任此职位。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
高山流水 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俞伯牙琴艺高超,但无人能理解他的琴声。后来,他在东海蓬莱岛上弹奏,遇到了能听懂他琴声的樵夫钟子期,两人结为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悲痛欲绝,摔断琴弦,从此不再弹琴。
出处:《列子·汤问》。
伯牙绝弦 故事: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伯牙弹琴时,钟子期能准确描述伯牙琴声所表达的志向。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间再无知音,摔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
出处:无具体出处,流传于民间故事。
管宁割席 故事:
管宁和华歆是朋友,但华歆对金子产生了贪念。一次,华歆见到金子后,虽然口头上表示理解管宁的观点,但行为上仍流露出对金子的留恋。管宁因此割断席子,与华歆断交。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十一》。
舍命之交 故事:
西汉时,左伯桃和羊角哀结伴去见楚元王,途中遇到大雪,衣服单薄,粮食不够。左伯桃为了成全羊角哀,把衣服和粮食都给了他,自己躲进空树中自杀。
出处:无具体出处,流传于民间故事。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传达了古人对于友谊的看重和对于品德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