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如下:
总则
目的:加强和规范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遵守法规:单位应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
方针: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职责:单位应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安全责任人: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
职责:
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消防安全情况。
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消防安全管理
责任制:
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消防安全制度: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确保实施。
防火检查:
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整改:
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确保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应急疏散预案: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消防设施与器材
消防设施:
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消防器材:
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培训与教育
培训:
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教育: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的处罚:
对于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通过以上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保障消防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