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是一项具有巨大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其利与弊如下:
利
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提高了许多,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可以防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有效保护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这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航运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使长江成为黄金水道。
水资源利用
三峡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解决地方用水问题,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三峡水库向北方供水,缓解了北方缺水问题。
旅游
三峡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周边地区的旅游吸引力,改善了周围植被的生长条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灌溉
三峡水库还具有灌溉功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了农业灌溉和供水安全。
弊
对文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导致大量文物古迹被淹没,虽然采取了抢救措施,但仍有一部分文物无法保存。此外,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包括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
移民和地质灾害问题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动迁移民113万。移民安置和地质灾害防治问题成为一大挑战。
对鱼类的影响
修库筑坝会改变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影响鱼类的产卵和生长,甚至切断部分鱼类的洄游通道,导致鱼类数量明显下降。
泥沙问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上游河道变宽变深,但也会导致泥沙淤积问题,影响河道的通航和生态平衡。
经济成本
虽然三峡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其建设和维护成本也非常高,需要长期投入和管理。
结论
长江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益,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工程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文物和生态环境的损失、移民安置问题以及生态和地质问题。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持续的努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不利影响,确保三峡工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