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源自炎帝姜姓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上古时期,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源自祝融氏吴回
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既是人名,也是部族名,后来的吴姓便出于这一部族。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源自姚姓
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成为方国虞国。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源自黄帝姬姓
吴姓也出自黄帝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后稷的第十二代孙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太伯和仲雍让贤后,到荆蚕之地。季历之子姬昌为振兴周族苦心经营,最终由其子周武王姬发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继而周王朝封太伯、仲雍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太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到了春秋时期,吴国逐渐强盛起来,但因夫差骄傲自大,被越国勾践所灭。吴国被灭后,其子孙以国为氏,称吴氏。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综上所述,吴姓的来源可以总结为多源流多民族姓氏,主要起源于炎帝姜姓、祝融氏吴回、姚姓和黄帝姬姓。这些起源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共同构成了吴姓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