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肇事者可能面临以下后果:
行政处罚
当逃逸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能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规定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刑事责任
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肇事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他后果
逃逸的当事人通常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责任。
肇事逃逸可能导致保险公司拒绝支付保险金,肇事者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注意:以上信息基于发布时间较近的法律规定,具体案件的处理还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和当地法院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