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最为广泛接受的是 屈原说。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贤臣,因直言进谏而被流放,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便划船出江寻找他的遗体,并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
此外,龙舟的起源还可能与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吴越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是“龙”的后裔,为了祈求龙神保佑,他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盛大的龙祭,并将乘坐的木船刻画成龙的形状,称为龙舟。
另一种说法是龙舟起源于越王勾践。据说勾践在战败被俘后,为了报仇雪恨,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成立水师,操练水师,并最终打败吴国。后人为了纪念勾践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便在每年的这一天划船竞渡。
综合来看,龙舟的来历主要与纪念屈原和龙图腾崇拜有关。屈原说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流传,而龙图腾祭则与古代吴越地区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无论哪种说法,龙舟都已经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象征着纪念先贤、祈求平安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