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定义、税收优惠政策、纳税范围等方面存在区别。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差异:
定义差异
小微企业: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小规模纳税人: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税收优惠政策差异
小微企业:
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小规模纳税人:
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纳税范围差异
小规模纳税人:
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小微企业:
企业所得税按照应纳所得额乘以税率计算,国家对小微企业有扶植政策。
纳税主体和判断标准差异
小规模纳税人:
以年销售额为主要判断标准。
小微企业:
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和职工人数为主要判断标准。
增值税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征收率通常为3%,具体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认定标准差异
小规模纳税人:
年销售额通常在500万元以下。
小微企业:
注册资本标准较低,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从业人数和年营业额或年利润有限制。
总结
小微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虽然可能存在交集,但它们在定义、纳税方式、纳税申报方式和补贴政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小微企业侧重于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而小规模纳税人侧重于增值税的征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