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将某一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结果。这些调整通常包括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摊余成本主要用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它体现了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动态过程,表示在每期摊销后的余额。
在会计中,摊余成本用于估算预算、降低投入费用、提高绩效以及预测未来发展。它也是投资项目中一个重要的评估因素,用来衡量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及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从而获得足够的收益。
例如,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确认金额:包括购买价格和相关交易费用。
2. 累计摊销额:通过实际利率法计算,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摊销。
3. 减值损失:如果资产发生减值,需要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等于初始确认金额减去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和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不同。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或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而摊余成本则是根据实际利率法计算出的经过调整后的金额。在某些情况下,摊余成本可能等于账面价值,例如在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中,如果未发生减值且未偿还的本金较少,摊余成本可能与其账面价值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