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带气候,也称为极地气候,是指位于地球极圈以内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两种气候类型: 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
特征:
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年温差大,夏季最暖月均温在10℃以上,但最热月气温通常在0℃以下。
降水稀少,主要以雪的形式出现。
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94.5℃。
苔原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
特征:
常冬无夏,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年温差大,夏季最暖月均温在10℃以上,但最热月气温通常在0℃以下。
降水稀少,主要以雪的形式出现。
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60℃以下。
寒带气候区的主要特点包括:
太阳高度角小: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只有46°52′,导致太阳辐射弱,地面辐射强。
昼夜长短变化大: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极昼和极夜持续时间随纬度不同而异。
无明显的四季变化:由于极圈内的气候条件,寒带地区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
降水量稀少:以降雪为主,降水形式单一。
土壤和植被:土壤主要为冰沼土和永冻土,植被稀少,主要动物包括北极熊和企鹅。
寒带气候区占地球总面积的10%左右,对全球气候系统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例如,寒带针叶林是地球上主要的木材供应地之一,同时也是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