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的由来可以追溯到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的观察与划分
古巴比伦人通过长期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发现月亮从半圆到满月,再从满月到半圆,每个阶段大约需要7天时间。
他们将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四周即为28天,进而将这28天划分为7天一周,从而形成了星期制度。
星神与星期命名
巴比伦人建造了七星坛来祭祀星神,七星坛共有7层,每层对应一个星神,分别代表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神祇。
这七个星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也都以一个神来命名,比如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曜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曜日,以此类推。
星期制度的传播与确立
星期制度最早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确立,规定7天为一周,并将星期日定为合法假日。
这个制度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国,并在明朝末年通过基督教传入中国。
星期在不同文化中的命名
在拉丁语系国家中,星期天的名称仍保留为“太阳日”、“月亮日”等,而其他几天的名称则来源于古日耳曼神话中的神祇。
在中文中,星期制度古称“七曜”,分别用日、月及五大行星来命名,后来逐渐普及为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等。
综上所述,星期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他们通过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将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四周7天,从而形成了星期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正式确立,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最终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时间单位。